第三百零二章 就怕事情闹不大(上)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果不其然不一会功夫,锦衣卫镇抚梁德带着“圣旨”就来到刑部要求把章子俊抓回镇抚司询问,却被杜铭顶了回去,杜铭为什么这样大胆,连圣旨也敢不接,因为这圣旨有问题,也是司礼监匆忙,忘了盖印。没有印玺就不是圣旨,杜铭曾受命提督山西三边军务,做事一板一眼,又任按察副使、奉旨审录罪囚多年,没有印玺的圣旨当然当场就驳回。

梁德无奈只得回宫,让梁芳重新盖印,可是要盖印玺,势必惊动皇上,朱见深最怎么糊涂,对印玺还是很看重的,专门放在乾清宫案头,有专职的小太监保管,一般司礼监内官要偷盖的话也是在皇帝不在时,不过这些年来还没有内官做出偷盖印玺,假传圣旨这样的事出来,都是皇上听信梁芳添油加醋后,同意才让司礼监当场写旨意后,当着朱见深的面盖上印玺。

因为假传圣旨就是重罪,砍头什么的都是轻的,夷族才是最怕的,最说了也没有必要,因为利用手中的批红权已经足够了。

可这一次不一样,起码要有六部或都察院的上疏文本,经内阁批示后送到司礼监批红才行,梁芳也是忘了这个茬,当梁德来找时,光想着把事情搞定,就直接跳过了内阁拟一份“圣旨”出来,代表皇上已经知道此事了,直接下中旨,又快又好使。

这种“中旨”以前不是没有过,而且很频繁,皇上下中旨都是皇上要办的事,到了朱见深的成化年,中旨就由司礼监直接下。比如任命传俸官,营造皇庄,建立西厂等等。

这一边梁芳一时半活要弄出个“中旨”出来还比较难。次日,另一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文博,刑部杜铭、何乔新、吏部侍郎吴道宏、礼部尚书徐溥、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琼、工部郎中夏志明、詹事府左司直郎袁洁、户部员外郎严祖兴等人联名三十八人上书内阁,要求整顿朝政乱象。

过了几日梁德还是拿到了“圣旨”,刑部无奈把章子俊移交给了镇抚司,这就是典型的皇权压倒臣权的又一次案例,这种不经都察院,内阁批示,只用一道“中旨”通过镇抚司就能把一位勋爵给关了起来,开创了大明朝以来第一例。

可是次日,各科道官皆上疏弹劾李孜省及其党邓常恩、赵玉芝交结太监梁芳、外戚万喜等。这些年来压抑太久了,如今万贵妃已死,借着刑部大佬杜铭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文博、刑部左侍郎何乔新因锦衣卫假传“圣旨”而上书内阁后,各科道给事中一看这苗头,各自纷纷上奏,这些科道官的目的是弹劾憎道官及宦官,跟章子俊这事没关系,可是事情一起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染尘鹤 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 大唐贞观小地主 武瞾之谜: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裂石响惊弦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第一逍遥 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